服务热线:
15028752820

“工业图强”企业史志鉴案例——大国工匠樊志勤:小小焊枪铸就工业强国梦想

  • 更新时间:2024-04-09 19:01:54
  • 作者: 铸钢件
详细介绍

  一双妙手,万次攻关,焊花闪烁,樊志勤从事焊接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工作二十多年来,在关键产品焊接、大型铸锻件修复、重要工艺试验、重大技能操作创新以及高素质焊工培训等方面均炼就了一手绝活,先后总结出几十项国内领先的操作方法要领,成为了国内该领域的专家型技能人才。他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试验,先后解决了新型复合板高速焊接、低熔点合金以焊代铸、超厚壁缸体对接焊等重大技术难题,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伟大梦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樊志勤自迈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山西太重的大门后,就下定决心,要践行太重“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 ,勤学苦练,学好焊接技术,在磨砺中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受人尊敬的电焊工。

  为了练就一手好“功夫”,他虚心向师傅请教焊接要领,认真观察师傅焊接时的操作手法:焊枪的角度、摆动的幅度、移动的速度……。一有空,他就拿起焊枪在废钢板上练习焊接技术,认真观察不同参数过渡和成型的变动情况,并用大脑给它们“照相”;晚上回家后继续认真翻阅有关书籍,一遍一遍地回忆白天“照相”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准规律。

  三伏盛夏天,焊接现场的气温高达60℃左右,是电焊工最煎熬的日子。别人干完活都跑去休息乘凉,他却坚持在焊接场地继续练习,一门心思地琢磨,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那些年,初出茅庐的他,眼睛里常常布满了血丝,飞溅的火星甚至把脖子手臂烫起了一个个水泡,留下了一个个伤疤。即使这样,下班后他还要找来装满水的杯子练臂力耐力和稳定力。几年时间下来,他练就了左手可以和右手一样进行灵活焊接,还可以利用镜子反射进行焊接,经他的手完成的焊接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2022年,太重新建的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顺利投产,让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美好愿景变成了靓丽实景。各种机器人让工业制造实现了大提速,取代了原来恶劣的工作环境,让樊志勤和同事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攻克更多的技术难关。

  樊志勤不仅苦练操作技能,同时也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前沿技术,理论水平日渐提高。他围绕减少相关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等目标,先后发表的“超厚壁缸体对接焊新工艺技术”“K型坡口焊接新工艺”“超大型铸钢件出砂孔焊接工艺优化”等创新工艺法在省、市技能展评中多次获奖;发明的《不锈钢复合板的高速焊接》《低地板轴桥整体焊接的专用工装》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他精心研究在国家级期刊发表的《带极自动堆焊的生产与应用》《大型转炉倾动装置的焊接工艺研究和生产应用》等十九篇论文被有关媒体广泛引用或奉为经典案例。

  企业生产中,有时遇到对产品的焊接生产、大型铸锻进行修复的难题。樊志勤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焊接试验、培训、研究和操作于一身的技能,多次完成了急难险重的任务。他坚持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以“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奋斗之力,在全球最大的挖掘机、“复兴号”高铁车轮设备生产线,秦山核电站吊具、加压气化炉、各类挤压机缸体、柱塞等重大关键设备,解决了数不清的疑难杂症,累计挽回了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他还在国内书刊中发表《大型轧钢设备开卷机直齿圆柱齿轮的焊接修复性研究》,成为轧钢设备标准的修复示范案例。

  特别是修复航天发射塔架的事,一直记忆犹新。那是在2011年,某发射基地在飞船发射前,检查发现发射塔架翻板开裂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此时距离飞船发射的时间慢慢的接近了,必须立即解决。接到命令后,樊志勤二话不说,立即和相关设计人员一道赶赴基地。在基地他查勘现场、分析原因,提出方案。修复工作开始了,他凭着多年积累的焊接技术和修复经验,冒着凛冽的西北风,在发射塔架上一干就是十五六个小时,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手中的焊枪。樊志勤没有让大家失望,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并对整个塔架进行了全面检查和修复。他的焊接技术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基地首长的高度评价。

  飞船发射那天,樊志勤透过电视荧屏看到飞船圆满升空,内心激荡起了无限的激动和神圣的使命感:“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命运不仅与企业联系在一起,也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伟大的中国梦,饱含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汗水和奉献。

  2017年6月,习在太重考察调研,勉励太重再接再厉,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创出更大的天地。任何一个时间里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山西把制造业振兴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太重更是要在全省转型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多年来,樊志勤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不懈创新,解决了生产中的重大难题,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太重的油膜轴承是全球技术领先的知名产品,其中一个部件原来多采用浇铸工艺进行生产,但常常会出现产品合金厚度不匀、使用中合金有局部脱落的现象,导致产品合金材料浪费严重,质量很不稳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长期以来一直接制约着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改造生产的基本工艺已迫在眉睫。他带领团队主动与技术专家联系,经过多次反复论证,根据合金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工艺,另辟蹊径,创造性地提出将合金层焊接在衬套的内壁上。

  做焊接试验时,5度是焊枪角度允许的误差,3秒是焊接速度允许误差,1200度是合金与钢套的熔点的差值.....要使它们严丝合缝、浑然一体,除了要有着非常丰富的焊接经验和知识外,就是在焊接时,角度、速度和温度同时恒定,他一次次观察钢套与合金的熔合情况……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们独创出合金焊接技术,填补了国内焊接技术的一项空白,合金表面上的质量及加工精度有了大幅度提高,衬套合金连接强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减少相关成本56%左右,每年可为企业节约130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传承不仅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美德。樊志勤同志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丝毫没有保留的传授给大家。他说,只有把技能传授给大家,形成团队优势,产品质量才会更好,国家和民族才更有力量。

  2012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太原市职工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他积极发挥创新工作室平台的作用,在技术攻关和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形成团队优势。工作室完成科研技术攻关192项,成果转化120项、制定国家及企业标准14项、国家授权专利6项,培养出100余名焊接高级技师、技师。累计解决重大生产难题上千项,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成为首屈一指的技术攻关先锋队。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山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多次荣获太原市优秀职工创新工作室、山西省机冶建十大创新工作室、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该工作室现在已经成为“山西省焊接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同时在培训教师岗位上,他先后对6000余名焊接操作人员,言传身教,悉心授艺,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传授各种焊接操作技能,并把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心得体会倾心传授,使他们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有了明显提高,顺利取得了相关资质证书。由他培训出的学员多数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好多都晋升为技师和高级技师,其中有30人次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6人获三晋技术能手称号、6人获三晋英才奖励。大家都说他和他的工作室成员是打造技术人才的“工匠”。他还把焊接操作经验汇总,与兄弟单位合著发表了《焊工300问》《花开满园职工技能培训教材》《劳动创造历史》等培训书籍,对焊工培训具备极高的实际价值。

  2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焊工到高级技师,樊志勤用手中的焊枪焊出了自己的精彩,书写了产业工人技能报国的无悔人生,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伟大梦想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中华“大国重器”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