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028752820

金桥求变

  • 更新时间:2024-04-03 01:05:43
  • 作者: 铸钢件
详细介绍

  钢企和焊材企业,因分别归类于冶金行业和机电行业,多年行业管理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致使这两个行业间的企业,仅存在单一的市场供求关系,在产品研究开发上几乎是两条道跑的车,始终没有办法形成合力与国外的高端焊材产品竞争,继而延滞了我国从焊材大国到焊材强国的进程。

  特种高端焊材仍是中国焊材行业的软肋。“中国每年出口的焊材达百万吨,但大多数都是普通产品,一些特种高端焊材还得依赖进口。这一出一进,就暴露出中国焊材业至今仍然‘大而不强’。”

  打造“焊材强国”,必须集产学研之智。侯立尊认为,有针对性地“借脑”,不仅是对焊材企业现有“短板”的必要补充,也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

  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钢铁的需求将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应地也将带动对焊接材料的需求。

  “低污染、低能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其将来被动应对,不如现在主动出击。”

  今年92岁高龄的侯立尊,是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以76载的焊材春秋,为中国焊材发展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见证了我国焊材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们在焊材强国的路上还差‘最后一公里’。”近日,侯立尊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由焊材大国走向焊材强国的道路上,金桥集团将不断求新、求变,树民族品牌,助力由“大”变“强”。

  在评价当今中国的焊材行业发展时,侯立尊认为应该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焊材业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近十年来,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焊材业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从规模上看,当前,中国年产焊材400万吨,居全球之首。仅金桥焊材集团一家,年产量就已达到130多万吨大关,占国内总产量的1/3,全球总产量的1/6,有焊材世界“巨无霸”之称。

  从产品看,随着新型钢材、新型焊接工艺、新型焊接设备的不断涌现,中国焊材业适时推出了一大批凸显高新、高质、高端化的新型焊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兴焊接领域的需求。

  手工焊条领域,完成了从传统普通向新型专用的转变。据侯立尊介绍,仅最近几年,金桥焊材集团就研制出超细晶粒化超大型低温球罐钢用焊条、E级铸钢用焊条、核电站用新型材料配套焊条、超低S·P含量高韧性焊条、还原镁罐及轨道机车挂钩等专用焊条等20多种,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特种高端产品。

  而自动焊丝方面,实现了从单一普通产品向系列中高端产品的跨越。侯立尊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仅最近几年,金桥焊材集团为填补国内空白,满足国内急需,创造出管道焊接用自保护药芯焊丝和高韧性自保护焊丝、钢轨对接自保护药芯焊丝、不锈钢气保护药芯焊丝和双向不锈钢焊丝、无镀铜焊丝、核电用氩弧焊丝等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能替代进口的高新产品,打破了国外焊材业在多个应用领域的技术壁垒和价格垄断。

  不过,侯立尊坦言,特种高端焊材仍是中国焊材行业的软肋。“中国每年出口的焊材达百万吨,但大多数都是普通产品,一些特种高端焊材还得依赖进口。这一出一进,就暴露出中国焊材业至今仍然‘大而不强’。”

  一是中国焊材业整体创新能力偏弱。很多中小焊材企业既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也没有科研人员,仅仅是靠“拿来”的配方和工艺,在中低端焊材市场上拼价格。即便是那些较大的焊材企业,也严重存在着“重生产轻研发、重产量轻质量”倾向,为追求眼前既得利益,不积极也不愿意研发“投入高、技术难度大、市场需求量小”的特种高端焊材。

  二是中国焊材业研发体制上存有弊端。焊材是钢铁的“针线”,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据侯立尊介绍,国外焊材企业多附属于钢铁企业。在这种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中,信息可以互通,资源可以共享,研发可以同步,确保了新型钢材与新型焊材结伴面市。中国则不同。不仅焊材企业和钢铁企业各成一家,且两个行业分别归属于机电和冶金两大系统。在这种上下游产业链被“割裂”的体制下,只有等钢铁企业研制出新型钢材,与之匹配的焊材研制才能开始进行,这不仅导致了焊材研制的滞后,也给了国外焊材抢滩中国市场的可乘之机。

  三是中国在新型钢材的研制上相对落后。中国一些特种高端钢材尚依赖于进口,按照国外焊材与钢材同步研发的通例,面对进口钢材,国外焊材与钢材常常是“牵手”进入中国市场。这也是中国焊材业在特种高端焊材研制上落后于国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无到有,打破垄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焊接材料领域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和侯立尊的名字紧密相连。

  上世纪50年代,侯立尊研制的螺旋式成套生产设备,代替了手工生产,使我国焊条生产由手工升级为机械制造,从而使全国焊条生产工艺实现了质的飞跃。60年代,在电焊条主要原料金红石受发达国家禁运的情况下,他发明的“还原钛铁矿”技术,替代了金红石,实现了原材料国产化,摆脱了我国对进口焊接原材料的依赖,从此“钛钙渣系”和“钛型渣系”主导了中国电焊条制造业的产品方向,并一直延续至今。

  1986年,从天津电焊条厂的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岗位退休的侯立尊,看到国内焊材制造企业仍在固守着传统的焊材产品,不肯下力气研发国内市场急需的新型焊接材料,致使我国依赖进口的焊材品种大幅度上升。时年63岁的他创办了中外合资焊材生产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1999年起,金桥焊材已连续14年行业排名第一,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截至2013年,金桥焊材销售焊接材料136.5万吨,占国内焊材市场份额的30%,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上缴税金3.22亿元,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产销量突破百万吨的焊材企业,已连续5年销售量在100万吨以上。在中国市场上,每3吨焊材中就有1吨出自“金桥”。

  与此同时,侯立尊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高端、特种产品的研发创新上。为此,金桥建立了企业专有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聚拢了30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通过不断改良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研制出高端、高新、高质焊材数十种,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近几年,集团申请专利160余项,授权78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授权13项。如今金桥可生产电焊条、药芯焊丝、实心焊丝、埋弧焊丝、氩弧焊丝、焊剂等十几个大类、400多个品种的焊接材料。例如,填补国内空白的自保护药芯焊丝,就成功打入西气东输二线等重点工程,迫使欧美的同类产品降价60%,结束了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市场垄断。

  作为国产特种焊材的龙头企业,金桥所生产的高端合金类自动化焊材被广泛应用于军工、核电、压力容器、造船、桥梁、管道运输、钢结构、工程机械等一系列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其中包括长江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桥、西气东输二线万吨油轮船体、高速列车(C70)箱体和高速铁路钢轨对接、广西石化3000万吨炼油工程、100万吨乙烯装置等。与此同时,金桥焊材还远销美、英、日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仅2013年,就出口焊材10.75万吨,比上年增长5.19%。

  目前,金桥焊材已在天津开发区、东丽开发区、滨海大港、江苏无锡、江西萍乡、新疆石河子、辽宁本溪等地拥有2个分公司和8个子公司。

  缘此,作为“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得主,侯立尊被天津市政府领导誉为“我们的国宝”;作为焊材世界的巨无霸,金桥集团亦被誉为“天津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钢铁的需求将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应地也将带动对焊接材料的需求。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2013年,金桥拉开了转型升级的大幕。“低污染、低能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其将来被动应对,不如现在主动出击。”侯立尊说。

  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意见和“万企转型升级”的动员令,金桥结合自身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团队优势,做出三年转型发展规划。

  据了解,针对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能源结构均有失衡的现象,金桥将以8亿元自有资金的投入,用3年时间,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调整转型。

  一是调整产品结构,向高端转型。为引领焊接材料发展方向,金桥将加快2013年天津市20项重大工业项目之一——金桥集团特种焊材研发基地建设,在东丽开发区生产研发高端焊材产品,发展焊接自动化产品;拟收购一家焊材公司,增加有色焊材品种;与江苏润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扩展不锈钢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与某焊剂生产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大焊剂产能。计划到2016年,将普通焊材与特种焊材、自动焊丝等高端焊材的比例,由目前的64提升至46。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型。与有技术和有发展前途的钢厂合作,用于研发生产焊接材料所需的专用钢;通过收购一家小型特钢钢厂,实现特种钢材的自主研制和配套;通过与某焊机公司合资,涉足焊机领域。从而形成从原材料到焊接材料,再到焊接工具的完整产业链条,彻底改变单一生产焊材的产业结构。

  三是调整市场结构,向国际化转型。在本溪建立30万吨焊材生产基地,辐射东北亚市场;在西南建立15~20万吨焊材生产基地,辐射西南地区和南亚市场;扩大新疆金桥焊材石河子分公司产能,辐射中亚5国。为实施“走出去”战略,还将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非洲设立4个工厂,并在欧美国家开设10个销售窗口。2016年,让内外销比例提升至31。

  四是调整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作为耗能大户,将通过实施煤改电、煤改气的技术改造,以清洁能源全面替代化石能源,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

  不仅如此,金桥还将通过吸纳国有资金参股和集团全资子公司——永昌焊丝有限公司上市,调整资本结构,变民营企业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让全社会共享金桥的发展成果。

  打造“焊材强国”,必须集产学研之智。侯立尊认为,有针对性地“借脑”,不仅是对焊材企业现有“短板”的必要补充,也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因为,设有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企业的“淘宝”之地、“取经”之所、“借力”之处。金桥焊材集团早在几年前就与清华大学、苏州热工研究院、宝钢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下一步,金桥焊接集团不但要与更多“学研”单位联手,进一步扩大研发范围,还要与杭萧钢构等高端用户加强技术合作,研制出更多受用户欢迎的特种专用高端焊材。

  日前,天津金桥焊材集团与河北永诚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焊接材料研发和焊材用钢研发的无缝对接。此举,不仅开创了中国焊材业上下游联动、产业链整合的新模式,也为早日将我国建设成焊材强国拓展出一条新路径。

  侯立尊介绍说,钢材与焊材本是“布与线”的关系,二者因对方而存在,不可分割。因此,国外的焊材企业和钢材企业多属于同一家族,钢材与焊材的同步研发是其最大的优势。作为世界焊材强国的美国、日本,无不受益于此。我国则不然。钢企和焊材企业,因分别归类于冶金行业和机电行业,多年行业管理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致使这两个行业间的企业,仅存在单一的市场供求关系,在产品开发上几乎是两条道跑的车,始终没办法形成合力与国外的高端焊材产品竞争,继而延滞了我国从焊材大国到焊材强国的进程。

  金桥集团总经理侯云昌认为,金桥焊材集团作为中国焊材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有责任也有能力率先与钢企携手,开启中国焊材企业与钢材企业定制化生产的新模式,推动中国焊材行业实现全产业链整合,为中国焊材抢占国际高端市场,为早日将中国打造成焊材强国做贡献。

  永诚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河北省武安市,原以钢铁冶炼、机制烧结为主要业务。面对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这一严峻现实,该公司自2010年就着手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并与中国焊接协会合作,建立了国内唯一的焊材用钢研制基地,欲通过为焊材生产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而实现转型发展。对于与金桥焊材集团的合作,永诚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起旺难掩兴奋。他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借助金桥焊材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和占国内市场30%以上份额的竞争优势,永诚焊材用钢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将会显著提高,永诚公司也将从生产“大路货”钢材的普通钢企,逐渐转为生产焊材用钢“定制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并由此实现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的首单津冀民企合作,天津市和河北省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天津市副市长王宏江到天津金桥焊材集团调研时表示,金桥焊材要长久地做下去,做强、做精,要不断前进、不断发展,永远站在世界焊材的最前列,天津市政府会全力支持金桥焊材集团的发展。

  ②图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右),代表受侯立尊资助的天津四所高校,向侯立尊(左)赠送金樽。

  ③图为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的生产流水线,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产品。本版图片均由金桥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