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028752820
您的位置: 首页 > bob线上官网

【周末】无敌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12)

发布日期: 2024-02-21 03:40:43   作者: bob线上官网
     。

  当年英国人在美国纽约成立了英国“安全协调局”,拉开了英美两国情报机构合作的序幕。威廉•史蒂芬森创建的“X训练营”曾培养了5名中情局局长,成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开山始祖”和当然的老师;师生联手,在世界情报界呼风唤雨,从二战到冷战一路走来,不料伊拉克战争却让英国情报机构惹火烧身——“虐囚”丑闻官司未了,又惊闻“基地”组织派出“王子杀手”对付女王的三个儿子……

  英国情报机构当年不仅帮助美国人创建了中央情报局,而且一直同美国情报机构合作到今天,但是他们也给自己惹下了不少的麻烦。

  威廉•史蒂芬森是英国谍报界的首脑,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创建者。他是西方情报界一位传奇的人物。

  史蒂芬森原是加拿大一位巨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年他加入了加拿大陆军,后来成了一名杰出的飞行员,并被调到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由于作战英勇,战友们送他一个绰号“无畏”。

  1936年4月,史蒂芬森得到消息说,希特勒正在疯狂扩张军力,并对外隐瞒了8亿英镑的军费开支。他觉得这严重违反了《凡尔赛条约》,将对欧洲乃至国际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就把这些情报报告给了当时英国反对党议员温斯顿•丘吉尔,得到了丘吉尔的格外的重视。丘吉尔后来以此为炮弹,在议会里炮轰时任英国首相阿瑟•尼维尔•张伯伦政府的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史蒂芬森一直从事无线电和破译密码工作,参加谍报活动,曾多次赴北欧执行任务。1940年4月,已经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任命史蒂芬森为自己的全权特使,到纽约同罗斯福总统商讨两国情报工作的合作计划,从此英美两国的情报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丘吉尔命令史蒂芬森在美国秘密建立了“英国安全协调局”,由他出任局长,代号“勇士”,并将总部设在纽约,负责整个南、北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情报活动。

  整个二战期间,史蒂芬森领导的英国安全协调局一直同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战略情报局进行全程合作,直到1945年底二战结束后,威廉•史蒂芬森才撤离纽约。当年英国安全协调局曾成功地探明了挪威的“重水”工厂,毁灭了德国人的美梦,还破获了德国纳粹灭绝犹太人的计划,让许多犹太人获得逃亡的机会。

  二战结束后,史蒂芬森重回商界,曾任加拿大政府的工业发展顾问,后来在丘吉尔的多次邀请下重出江湖。虽然为英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史蒂芬森却不拿英国政府一分钱的报酬。他雇用了数百人,大多数开支都是自己掏腰包。

  威廉•史蒂芬森一直被认为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开山始祖”。他当时的正式身份是“英国护照控制官员”,私下里却是丘吉尔安排在罗斯福身边的私人代表,他很快赢得了罗斯福的信任。当时美国联邦调查局给史蒂芬森提供了一台发报机,以便他同伦敦进行直接联系。当史蒂芬森需要在美国邮政系统截获某类信件时,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人员便从邮局给他偷来;联邦调查局还把从德国间谍手中夺来的文件转给英国,而不让军方的情报机关知道,因为当时美国军方的情报机关一直反对同英国人合作。联邦调查局很快就发现,他的英国同行非常善于偷拆别人信件,于是就派特工人员向英国人学习这方面的技术。当时史蒂芬森也把他们搜集到的大部分情报交给了联邦调查局,双方合作一年后,英国人给联邦调查局提供的情报多达10万件。

  由于战争的需要,罗斯福决定建立美国战略情报局,任命自己的好友威廉•约瑟夫•多诺万担任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和史蒂芬森的关系很好,彼此信任,史蒂芬森认为多诺万正是英国人所需要的那种对情报工作很内行的人,从此就帮助多诺万的战略情报局开展工作,为美国战略情报局的组建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战略情报局后来发展成了现在的美国中央情报局。

  史蒂芬森的另一重要贡献就是在加拿大成立了“X训练营”,这是北美地区第一所培训战时秘密情报人员的学校。多诺万选派了一大批青年特工到“X训练营”接受专门的特工训练。英国情报机构因此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的“老师”。从1941至1945年,约有2000名英、美、加等国的特工在此接受过培训,其中有5名学员后来成为中央情报局的局长。后来中央情报局几乎在整个世界搞秘密活动,只有三个国家例外,英国就是这里面之一。

  当时,那些刚刚接触秘密情报行当的美国青年对这一行还显得很陌生,但都充满着热情,一个个都认真好学。英国人在国内外开设了六处大型秘密训练基地,给他们传授基本的谍报经验,包括暗杀、格斗、擒拿、爆破、审讯、伪装、野外生存、侦察与反侦察等等,从而为美国情报机构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从1966年开始出任美国中情局第六任局长的理查德•赫尔姆斯,当年就是“X训练营”的学员。

  赫尔姆斯对他最初在训练营里接受的教育一直记忆犹新。在那里,他们被告知,不许用真姓名,要设法了解同学的真实出身。英国著名突击队的训练官费尔巴恩上校教他们在生死关头如何自救,费尔巴恩甚至还教他们如何对付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他说,第一步是威胁她,要毁她的容;如果这一招不能奏效,就揪住她的下嘴唇,狠狠打她的耳光!

  年轻的赫尔姆斯和他的同伴一样,被这种与大学里迥异的讲课方式和内容惊得目瞪口呆。很多技术或是说手段并不令人愉快,有时还可以说是冷酷无情的,但上校说,用绅士的方法置人死地,这是自卫的态度。后来,当这些美国徒弟告别老师毕业的时候,他们已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了,在很多方面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X训练营”毕业后,他们都活跃在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敌后战场,为盟军取得二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史蒂芬森后来也一直被认为是“007”的原型之一。詹姆斯•邦德这个形象诞生后,“007”系列小说的作者伊恩•弗莱明对谁是“007”原型的猜测一直不置可否,他唯一一次的表态是在1962年10月。当时他在《》上撰文称:“詹姆斯•邦德是一位真实间谍的传奇版本,那个人也许就是威廉•史蒂芬森。”

  有“007之父”之称的伊恩•弗莱明还说过,是“我创造了美国中央情报局”,这句话看似有点狂妄,但不是绝对没道理。

  二战期间,弗莱明曾任英国海军情报部长官约翰•戈弗雷的私人助理,戈弗雷以作风强硬著名,后来成了“007”的老板“M”的原型。弗莱明工作的一大内容就是负责英美情报部门联络,当时他和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将军的关系非常密切,总是亲切地称他为“疯狂的比尔”。

  战略情报局刚刚成立时,多诺万的许多工作规划都是弗莱明帮他策划的。后来在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推出的系列展览《非你勿视》版面中,能够正常的看到弗莱明当年为多诺万撰写的计划文稿有72页之多,其中有一段是描述一个完美特工应具备的条件——“年龄在40岁到50岁,经过特工训练,拥有出色的观察、分析、评价能力,完美判断力,能随时保持头脑清醒,对情报事业的献身精神,广博的生活经历”。这种条件和后来“007”影片中詹姆斯•邦德的形象是一致的。

  弗莱明对美国情报机构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当年他甚至参与了史蒂芬森在加拿大创建“X训练营”的计划,并担任过教学工作。史蒂芬森曾经说弗莱明在训练课堂表现十分出色。他的那些特工训练标准后来也成了美国战略情报局的特工训练计划。1947年中央情报局正式成立时,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邦德标准”。所以弗莱明后来才会毫不掩饰他的得意之情,向许多朋友吹嘘说,是“我创造了中央情报局”。

  当时多诺万对弗莱明非常感激。为了表示感谢,他把一把38毫米口径的科尔特式左赠送给了弗莱明,并在上面刻写“为了您特殊的服务”。中情局成立5年之后,弗莱明开始创作“007”系列小说,其中那个永远和“詹姆斯•邦德”站在一起的忠诚的中情局特工“费利克斯•莱特”的原型,就是威廉•约瑟夫•多诺万。这也是弗莱明对多诺万的回赠。

  二战初期,英美情报界的关系一度非常密切。作为老大哥兼老师的英国情报机构,在很多实战中指导着自己的“小弟”与学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战略情报局和英国秘密情报局的驻地甚至是完全在一起。诺曼底登陆时,这对师徒更是联手演出了一连串的好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不过他们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过矛盾。英国人就一度担心随着美国人情报能力的增长,最终会压倒英国;而美国人则不甘心长期处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两方经常为活动方式、权限划分等吵起来。多诺万就曾经愤愤不平地说过:“英国人太专横,拿了我们的飞机和钱,还处处卡我们!”

  而英国秘密情报局的一位上校则更为不满,他说:“我们同德国人打仗的时间最长,遭受的苦难最多,我们教会了他们如何在外面生存和活动,可这些可恶的美国佬却跳出来,指手画脚。”

  英国国家档案馆2007年9月4日解密了军情五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部分文件。文件显示,二战期间,英国间谍曾一度苦于没办法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提供的情报消息,又担心德国纳粹通过美国情报机关渗透到英国情报机关,于是到1941年美国正式宣战前,军情五处官员曾经争论是否应加强与美国情报机关的合作。他们担心,随着美国国会通过《租界法案》,美国将把大批军用物资运往英国支持盟军,此时,德国间谍或许会混入美国外交官、军队人员、记者和商人中来到英国。

  当时,军情五处一位名叫拉姆斯博顿的官员写道:“共有三万美国人要来英国,有上百人已经来到了英国。此时此刻,我们没办法控制这些人。缺乏控制意味着对安全的巨大威胁。我们大家都认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应该派专门代表和英国安全部门合作。”这名官员甚至还认为,“美国人做事太不慎重,常常无法抵抗记者的狂轰滥炸。”

  1942年,军情五处情报官员访问美国时,加拿大一名官员就对军情五处高级官员盖伊说:“美国联邦调查局觉得你太精明,不信任他们。你让他们做调查,却不向他们提供有关案件的全部信息。”而英国方面也十分不信任美国,他们都以为美国没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情报。但是在经过这种短暂的磨合之后,两国情报关系逐渐得到一定的改善,两国情报机构同意“互通有无”,并提出“没有事先协商就不采取行动”。

  不过,新解密的军情五处文件显示,对于给美国提供所有情报信息,英国方面似乎多半是出于无奈。认为,其实英美两国情报部门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一份1943年的报告解释了军情五处和联邦调查局的微妙关系。报告认为,问题出在联邦调查局和其他美国情报部门内部“一些令人遗憾的人”和“喜怒无常的特质”。

  两国情报部门间的沟通并非十分通畅。1943年,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寄给军情五处负责人戴维•彼得里一封信。这封信显然没有考虑到英国国家机密的问题,因为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英国伦敦,英国安全局彼得里收”。而英国政府部门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承认英国安全局这一机构的存在。

  这封信在伦敦辗转流离许多地方,才最终到达彼得里手中。戴维•彼得里收到这封信时,发现上面还贴着一张小纸条,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这封信已经被送到过伦敦许多地方,后来看到这封信从美国联邦调查局寄出,且收信地址奇特,有人把它送到了‘军情五处’”。

  “珍珠港事件”之后,在罗斯福的支持下,多诺万加大了情报协调局的活动范围和力度。他甚至从老朋友史蒂芬森手中接过英国间谍原来干的工作,定期到西班牙驻华盛顿大使馆进行秘密搜查,亲轴心国的佛朗哥政府的密码本和重要文件,以协助英国攻克德国“哑谜”密码机。但是这一秘密举动令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大为光火,因为这该是他管的事。胡佛一气之下,在情报协调局的密探再潜入使馆时,出动车辆,打开明亮的信号灯,并且高放警报信号,最后把惊慌失措的密探给逮回去了。多诺万气得和胡佛一直吵到罗斯福面前。为改善当时的混乱局面,罗斯福差点儿解散了情报协调局。

  冷战后,英美两国情报机构的合作才趋于正常,因为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苏联。他们要合作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遏制扩张。同时在对付那些发展中的国家时,也同样要保持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

  1951年,伊朗执行石油国有化,将英伊石油公司收归国家。英国强烈反对伊朗的行动,美国积极支持英国,最后两家情报机构合谋,在伊朗进行了一系列的颠覆活动。当种种手段没有压服伊朗摩萨台政府时,英美两国就在伊朗阴谋策划军事政变,由英国情报机构提出推翻摩萨台政权的计划,美国中央情报局主谋实施。双方还达成一致意见,选定与美英两国紧密勾结的扎希迪将军作为代理人。1953年8月19日,摩萨台在政变中被推翻,扎希迪上台就任首相,随之伊朗的石油资源被交给由美英法荷等国石油公司组成的一个国际石油财团支配。

  1956年爆发苏伊士运河事件。英法两国勾结以色列唱“红脸”,指使以色列发动侵埃战争,然后英法借机出兵干涉,妄图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搞垮纳赛尔。唱“白脸”的是美国,而并不是像一些学者觉得,苏伊士运河事件时的英美矛盾是英美战后最激烈的一次冲突。英美两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的分歧只是短暂的一支插曲而已。

  英美情报机构的合作虽然给双方都带来过许多好处,但是也给英国情报机构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尤其是那场由美国人发起的伊拉克战争,几乎把英国政府和英国情报机构拖入了泥潭。

  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爆发后,英美两国为保护自身利益,特别是石油利益,都在海湾地区维持着军事存在。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打响后,在欧洲众多的国家中,英国最为积极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并且派兵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伊拉克战败后,在处理伊拉克问题上,英国亦积极与美国配合。

  在伊拉克问题上,英国一直是美国的积极支持者。自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于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托尼•布莱尔领导下的英国一直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据有关数据表明,在整个伊拉克战争期间,战时驻伊英军数量仅次于美军,人数最多时达4.6万人。

  在战争后期,为了更有力地打击萨达姆政权,英美情报机构共同联手,一直忙于调查萨达姆的新夫人和他的家人的下落。当时,英美情报机构获得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秘密报告,就是关于“阿克萨的呼声”军事演习的报告,其他的还有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数十张照片。从这些照片中能够准确的看出,在长达5小时的军事演习中,萨达姆单手挥舞着沉重的步枪朝天鸣放了142枪,来向他的军队致意。美英情报专家长时间研究了萨达姆的照片,觉得他显得很有生气,健康,满面笑容,就像年轻人一样。要知道当时他已经是63岁了。

  当时,那些情报专家还喜欢用“新郎”这个词来形容萨达姆,因为他们得到的一份报告说,大约就在一个月以前,63岁的伊拉克总统竟然同一位27岁的伊拉克姑娘结婚了。

  原来在此之前,萨达姆视察了伊拉克国家一些重要机构。在萨达姆视察巴格达战略研究中心时,同那里的高级职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就是在那次视察中,萨达姆一眼看中了一位靓丽的姑娘,她不但年轻漂亮,而且活泼健谈、知识渊博,分析问题也很深刻。讨论会结束后,萨达姆便让他的秘书阿卜杜勒•哈穆德传达他的命令,把这位姑娘调到研究中心,以便更好地向这位在美英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姑娘“请教”。

  当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伊拉克打破空中封锁出现进展,巴勒斯坦人举行“阿克萨起义”,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伊拉克政权每天都面对新情况、新变化。萨达姆每天都要会见那位负责情报分析的姑娘,观察事态发展,跟踪新闻报道及其他情报来源。经过八个多月的业务交往后,伊拉克总统同这位姑娘结婚了,并且按照当地的风俗举行了隆重的订婚仪式和婚礼。据可靠消息证实,萨达姆的新妻子已被接进邸。在此前,萨达姆已经要求他的二房妻子,即阿里的母亲在此期间回到老家奥加去住,那里为她建了一所新的宫殿。

  父亲再一次“新婚”数日后,萨达姆的儿子乌代认为这是劝说父亲同意母亲和妹妹搬回巴格达的好机会,于是便邀请库赛和他一起去见父亲,并当面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结果库赛却拒绝陪乌代一起去见父亲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乌代只好独自去见萨达姆,向他致以新婚的祝贺,并希望父亲在适当的时候允许母亲和妹妹返回巴格达。

  萨达姆听了乌代的谈话后,只是随便地问了一句话:“还有别的事吗?”便朝另一间房间走去,把乌代一个人留在了办公室。第二天,萨达姆召见了另一个儿子库赛,以家庭协商的方式提出了那个问题。库赛很得体地回答说:“我认为你是我的统帅,我服从并执行你的任何命令和意见,决不讨价还价。你认为怎样合适就怎样做好了,我们执行。”

  美英情报人员当时认为,如果找到了萨达姆那位新婚妻子,就能找到萨达姆的下落。可是直到美军于2003年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没找到萨达姆的影子,当时包括萨达姆父子在内的伊拉克前高级官员,好像突然集体人间“蒸发”了一样。4月11日,美军发布“扑克牌通缉令”,通缉55名伊拉克前政府高官;同时,驻伊美军还悬赏2500万美元抓捕萨达姆。直到2003年12月14日,萨达姆才在他的家乡提克里特被捕。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萨达姆政权虽然彻底被颠覆了,但美英联军还一直驻扎在伊拉克,结果是劳民伤财。直到2008年,英国政府和伊拉克签署了一纸协议,同意驻守在伊拉克的4100名英军士兵结束他们的使命,撤回本土。从2009年3月31日起,英国正式从伊拉克撤军,从而逐步结束在伊进行了六年的军事行动。

  英国军队虽然退出了伊拉克战争,但一起又一起的“虐囚”丑闻又将英国情报机关卷入是非的漩涡之中,尤其是英国军情六处更是被推上了舆论的中心。尽管英国官方一再否认英国情报机构与虐囚有关,但是时任英国外交部长戴维•米利班德还是下令要求彻查此事。

  据英国《》报道,当时有一名叫宾亚姆•的男子称,美国中央情报局视他为恐怖嫌疑人。2002年到2009年,他先后在巴基斯坦、摩洛哥、阿富汗和古巴关塔那摩监狱关押。为了能从他口中得到有关图谋不利于英国的情报,一名军情五处官员曾审讯他。之后,中情局人员接手审讯,多次动用酷刑。

  英国媒体在2009年8月1日披露的证据显示,美国中央情报局曾通过“幽灵航班”在海外虐囚,作为美国情报机构的盟友,英国军情五处的情报人员不仅对此心知肚明,甚至还一直暗中协助中情局进行虐囚。

  英国高等法院7月31日收到一份档案文件,这份文件详细记载了前恐怖嫌犯宾亚姆•的最新供述。称,2002年至2003年,他一直在摩洛哥和阿富汗两国活动,后来被美国中情局的特工秘密逮捕。关押期间,受到了看守人员的残酷虐待,但他发现虐待他的不仅仅是美国的看守和特工,还有英国军情五处的官员。

  两位高级法官说,他们没办法披露接受酷刑的数据,因为政府高官曾警告法庭,称美国方面曾威胁说,如果英国将这一些数据公开出来,美国就要停止与英国分享有关的情报。两位法官在判决中说,该证据以及军情五处所知的证据,都必须继续保密,因为根据英国外交大臣的说法,美国人的威胁意味着“英国公众被置于险境”。

  2008年,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宾亚姆•通过律师向英国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控告英国情报人员参与策划了对其进行的虐待。在英国高等法院的判决书草案中曾有七段文字描述了遭受虐待的细节,这一些细节也曾被记录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42份文件中。

  伦敦听证会上曝光的信息表明,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高级官员也向米利班德发出了停止情报共享的“威胁”,这中间还包括国务卿希拉里本人和中央情报局的官员。

  宾亚姆指控军情五处后,英国政府担心本国情报部门所获部分情报靠中情局用非法审讯手段得来而引发更多指控。在军情六处调查所有涉及中情局为英国提供情报的事件后,斯卡利特决定写信向总检察长斯科特兰报告可疑事件,由此引出这起调查。

  此后又有3名嫌犯向媒体讲述了他们不幸的遭遇,更让英国军情六处难逃虐囚的罪名。

  其实,关于英美情报机构虐囚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2006年1月4日,英国《卫报》就报道了英国军情六处涉嫌在希腊参与审讯28名巴基斯坦裔恐怖嫌犯一事。1月3日,这28名嫌犯中的3人首度向媒体公开披露了他们在被捕期间遭受审讯人员毒打和精神摧残的事实。尽管英国政府此前一直否认英国情报官员曾参与了对这些人的审讯,但还是有一名嫌犯言之凿凿地说,一个操着英国口音的人当时就在审讯现场。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连环爆炸案,英国情报机构在对此案做出详细的调查的过程中,追踪到一个可疑的手机号。经核实,英国情报机构确认这个手机号是希腊境内的一个手机号。随后,英国方面与希腊政府取得联系,要求后者对这一手机号及其所有者展开调查。希腊警方和反恐官员随即在希腊首都雅典附近地区逮捕了28名可能与此案有牵连的巴基斯坦裔人士。

  35岁的•穆尼尔就是这28名被捕嫌犯中的一个,也是首度向公众披露自己不幸遭遇的3名嫌犯中的一人。《卫报》当天援引穆尼尔的线名希腊特工突然闯入他的家中,然后把他带到一间屋子里。这些不速之客接着就对他大打出手。穆尼尔说:“他们把我的手绑起来,让我面对墙壁站着,然后就开始对我拳打脚踢。我被打倒,头磕到桌子上,嘴唇被划破了,鲜血流了出来。”

  穆尼尔的上述遭遇日前得到他的邻居、同是被捕嫌犯的阿兹哈尔•迈赫默德的证实。迈赫默德和记者说,他看到穆尼尔那天戴着手铐被希腊特工带走,当时他的嘴唇上还淌着血。

  穆尼尔说,他前后被关押了6天时间。在受审的过程中,审讯人员要他交出自己的手机。当穆尼尔说他没有手机时,审讯者顿时暴跳如雷地指责他在撒谎。穆尼尔说,他在受审期间又遭到另外两顿毒打,但他一直否认自己明白有关伦敦爆炸案的事情以及对这一事件的制造者给予过任何帮助。6天后,穆尼尔被释放。有人警告他说,不要把被关押期间发生的事情说出去。穆尼尔说:“他们威胁说,如果我说出去的话,他们会撕裂我的喉咙。我当时非常恐惧,我甚至都不敢对我的父亲讲出实情。”

  2009年3月9日,英国广播公司又一次报道了宾亚姆•遭到虐待和拷打之事。

  现年30岁的宾亚姆•出生在埃塞俄比亚。曾和阿富汗并肩作战,2002年在巴基斯坦被捕。美国当局怀疑他有几率会成为一名炸弹攻击者。于是被关押了近7年,其中4年是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湾美军基地。他告诉英国《星期日电讯报》说,2002年11月他在摩洛哥遭受酷刑折磨,军情五处的情报人员逼迫他承认参与过恐怖活动。

  还对《星期日电讯报》记者说,他还在阿富汗喀布尔的一座监狱中被连续关押在黑暗中长达数周之久。牢房中的高音喇叭每天24小时以震耳欲聋的音量不停播放。他曾连续8天被吊在铁链上,既不能站又不能坐。他无法睡觉,根本不知道是白天还是夜晚。

  英国政府正在对宾亚姆•所说的情况展开调查。2008年美国撤销了对他的所有指控,他于2009年2月获释。

  英国外交部的一名发言人说:“我们憎恶刑讯,决不会下达有关刑讯的指令,也不会宽容这样的做法。”该发言人还说,对军情五处的指控已被递交给总检察长,目前正等待总检察长的反应。

  2009年9月11日,来自英国伦敦警察局的报道也证实了此事。报道说英国警方根据总检察长要求,将正式对军情六处涉嫌参与“虐囚”事件展开调查。一名伦敦警察局发言人说:“我们证实,军情六处向英格兰与威尔士总检察长帕特里夏•斯科特兰报告一起事件后,斯科特兰要求警方调查此事。”

  英国人权组织“自由”的负责人沙米•查克拉巴蒂表示欢迎警方就虐囚问题展开调查,同时呼吁对所有针对英国执法机构的虐囚指控展开独立司法调查。

  另外在2009年7月,英国议会还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可能在巴基斯坦、古巴关塔那摩、乌兹别克斯坦和埃及参与虐囚。威廉•黑格因此致信首相戈登•布朗和米利班德质询此事。

  时任军情六处首脑约翰•斯卡利特在2009年8月也破天荒接受采访。这名即将卸任的军情六处掌门人否认下属对恐怖嫌疑人实施酷刑,也不承认他们参与其他几个国家相关机构的虐囚活动。

  但是反对党自由议员爱德华•戴维却敦促政府披露更多调查细节。他说“有必要了解何种因素促使军情六处突然‘良心发现’,从否认与虐囚有关转为主动报告涉嫌虐囚事件”。

  同时,英国外交部也就军情六处受调查一事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严刑审讯行为,希望警方展开全面调查。鉴于数名曾受拘押者指控英国情报部门协助他国机构对他们施虐,米利班德说:“英国政府坚决谴责虐囚行为,绝不容忍这种事。我们也未曾请他国代表我们做这种事。”

  2009年是英国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成立100周年的日子,没想到却受到了虐囚丑闻困扰,这给英国情报机关马上就要来临的喜庆气氛蒙上了阴影。

  除了虐囚问题受到困扰之外,媒体又曝出英国情报机构,特别是军情六处和“基地”组织以及本•拉登还有着不干不净的关系。

  早在2007年12月26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就披露说,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特工曾与阿富汗武装举行过数次会谈。这家报纸援引一名情报人员的话说:“据我们不难发现,军情六处的特工遇到武装人员时,已经直接寻求和举行和平谈判。英国政府还为提供‘指导’。”

  当年这些会谈是在阿富汗南部的村庄进行的,前后总共有五六次。会谈场所外面有英军部队提供安全保卫,并有阿富汗官员到场。

  英国媒体以前也曾传出过英国特工与密谈的消息,但是《每日电讯报》却予以否认。该报说,英国政府似乎本已准备承认密谈,但是“首相布朗还是忍住了”。

  2007年12月12日,布朗在国会下院接受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提问时否认了媒体传闻。布朗在下院强调,他的目标在于“通过消灭领导层,消除混乱”。“我明确说明,我们不会与这些人举行任何谈判”。

  英国政府曾经表示,英国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及支持它的部族武装谈判。一些英国高级官员说,只有阿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尝试与成员谈判,以换取对方向政府投诚。

  12月25日,阿富汗宣布两名外国人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这两人对国家安全“有害”,并没有公布两人姓名、身份和国籍。实际上,这两人一个来自英国,另一个来自爱尔兰。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阿富汗官员在10月26日说,这两个人非法会见成员,还提供资金,但不清楚他们是否支持叛乱活动。他还说,不知道这两个人是以个人身份还是代表官方前来参加会谈的,但是这两个人的近五十名阿富汗籍同事已经受拘留调查。

  就在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刚刚否认寻求与谈判,宣称英国不会与会面之后,“基地”组织二号人物在沉寂一段时间以后,又于8月4日在半岛电视台播放的一盘录像带中露脸了。

  这位本•拉登的左膀右臂对英国和美国发出了恐怖威胁。对英国,他扬言要给英国人带来更大的破坏;对美国,他威胁要“取成千上万名美国人的性命”。的“露脸”让英美等国的情报机构惊恐不已,据称“露脸”或“出声”之后,接下来就会发生。

  2010年3月4日,英国《星期日人物报》惊爆秘闻:“基地”恐怖组织正在密谋,准备利用炭疽炸弹,在伦敦“7•7”爆炸案周年纪念日当天,将英国女王的三个儿子查尔斯王子、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还有查尔斯夫人卡米拉统统炸死。内幕人士称,的意图是要在“7•7”这个特殊的日子,对英国造成最大的伤害和冲击。

  据说,这一秘闻是由警方高层内幕人士披露的。袭击计划由“基地”组织一名“大人物”在数月前制定,他们的计划是,由伪装成王室仆人,悄悄混入三名王子的住处,并在书房和餐厅等王子必经之处,安放混有炭疽病毒的炸弹。

  负责国内安全事务的军情五处立即闻风而动,调兵遣将,除了对皇宫加强安保措施外,还对各车站码头和地铁进行明察暗访,对通往王室的通道路口实行二十四小时严密监控。

  因此,当“基地”派出的杀手到达英国时,立即被逮捕。据透露,这名“王子杀手”是在英国出生的中东裔男子,他贴身携带一只手提箱,里面装满了制造炸药和炭疽炸弹的各种设备。

  随即,警方对该男子位于英国北部的家进行了搜查。在其个人电脑中,特工找到了三名王子的私人住址,以及他们住宅的详细地形图,这中间还包括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目前居住的豪宅海格罗夫庄园。随后,警方查收了该男子的电脑设备,并根据线索追捕其他和“暗杀王子计划”有牵连的恐怖嫌疑人。

  警方相信,该男子可能跟“基地”组织一个核心恐怖网络有密切联系。内幕人士称:“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迄今英国反恐战斗中最重要的逮捕行动之一,一起威胁王室成员生命的阴谋被成功挫败。试图让英国屈膝,但他们不会得逞的,我们将和斗争到底。”

  伦敦警方目前仍在努力寻找策划暗杀王子行动的“基地”领导人,以及向杀手提供资金、食宿和炸弹制作技巧的恐怖网络。

  2010年8月1日,伦敦警方对两名男子进行讯问。这二人被怀疑与英国军情六处总部及伦敦一处邮局发现的包裹炸弹有关。在此前的7月8日,英国军情六处位于伦敦的总部曾收到了一枚包裹炸弹。第二天,警方又在伦敦一家邮局信件分拣室发现另一枚炸弹。

  伦敦警方发言人对外宣称,这两名嫌疑人在北威尔士地域被抓获,后转移至伦敦,警方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公开讯问。不过警方发言人没有透露这两名嫌疑人身份。

  由于英美两国情报机构多年来一直是步调一致,共同行动,从而也让自己树敌太多,招致这样的报复并不奇怪。

  “英美协定”共同打造覆盖全球的曼威斯山窃听网,世界上至少有三个站点在窃取进出中国的国际通信卫星信息;军情五处将中国列为“英国头号情报威胁”国,香港成了“间谍之都”;英美联手打造“Q博士”,前中情局长出任英国奎奈蒂斯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顾问名单上还有英国前首相梅杰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等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英美在情报方面的合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实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窃听和监控,资源共享成了他们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战结束不久,英美两国情报机构签订条约,共同联手建立一个庞大的全球监听网,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并不排除对战时盟国和自己的国民进行监控。

  1940年7月8日,正当希特勒占领整个欧洲大陆时,丘吉尔就派出英国大使鲁西安爵士来到白宫,向美国提出合作,决定用英国当时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无线电监听技术,同美国人交换英国急需的情报。因为当时美国在这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两天后,鲁西安爵士在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再次正式提出:如果您能批准此项交换,我方建议,为避免使情报落入我们的敌人手中,请贵国立即向我国派遣三名军官和科学家。如果美国政府在得到英国设备和仪器的所有细节后,能够与我们的技术专家分享他们急需的秘密情报,我国政府将不胜感激。

  双方同意了这项交易,并开始了有限的合作。1943年5月17日,两国正式签署了一份关于通讯情报合作的“英美协定”。从一开始,协定就允许两国可以交换技术专家以及两国监听到的所有敏感信息,还统一规定了搜集和发布情报的方式,参与情报搜集工作的所有人员都一定要遵守严格的安全规定。由于英国能够调动一些英联邦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情报机构,这一合作又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1944年3月13日,这些国家解码机构的代表和英美两国代表一起,在弗吉尼亚的阿灵顿举行了一次绝密会议,确定了今后合作的构想。

  在“英美协定”中,美国被称为第一方,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被称为第二方。两国的情报人员根据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监听能力,划分了彼此的势力范围。美国政府当时主要是提供硬件。因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消耗之后,在那段艰苦时期,英国自然没能力顾及这方面。当时监听的主要目标是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产主义国家。澳大利亚负责中国南部和印度——中国地区,而且在“越战”时期,它的监控范围逐步扩大。新西兰负责西太平洋,加拿大负责苏联的北极地区,而英国则主要负责苏联的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以及非洲和欧洲。而美国的监控能力——即使是在早期,也可以覆盖中国北部、亚洲、苏联的亚洲部分和拉丁美洲。

  后来,美国相继在西德、日本和韩国建立了军事基地,而监控活动也随之扩大到了这些地区。另外,它还利用潜艇在海底建立起了监控网,对海底电缆进行窃听,并利用U-2等飞机进行空中监听。1962年,卫星发射上天后,开始向曼威斯山传送信号。因为当时全世界的监控中心就建在离伦敦约150英里处的曼威斯山上。

  从此,战时英美条约所确立的绝密原则和后来“英美协定”的原则得到了逐步加强,而且约束了参与此项活动的所有人员,任何人和政府都不得承认该条约的存在。一直到1999年3月,在澳大利亚政府写给澳洲电视台记者鲍勃•考尔萨德的一封信中,才第一次承认了在“英美协定”条约规定的框架下,该国的通讯情报部门在与别国的情报部门合作。由此可见“英美协定”条约在当时的保密程度。

  而在另外的地方,对于与英美有关的一切信息都受到了严控。这也包括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网站上的内容。这一个网站的创办者,是一个名为“第13美国野外情报站”的组织。该组织成员是一些曾在美国安全局工作过的老兵,1958年至1966年间在曼威斯山服役过。尽管美国军方已在1966年将曼威斯山的控制权从国家安全局手里转交给了非军方人士,但早期发生在那里的事仍被视为高度机密。

  当年那些工作人员到达曼威斯山时,它还只是一片泥泞中荒凉的建筑基地,后来那里的一切都是他们亲手建起来的。

  这个建立在英国国土上、但却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控制的曼威斯山的防范措施一直在慢慢地增加。基地占地面积现在已经扩大到560英亩,这中间还包括两个占地5英亩的工作大楼,其他的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耸入云的天线和卫星接受器。

  开始时,这里的主要工作是监听通过英国的国际电话和短波通讯,但这些工作完全靠人工进行。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曼威斯山安装了自己的第一台大型IBM计算机,它可以自动窃取未被译成密码的电报信息。随技术的逐步的提升,英国国家安全局很快就开始搜集美国三大电报公司的所有电报和电传。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读取出入英国商业电报系统的所有信息。收到这一些信息后,国家安全局的计算机就会对其做多元化的分析。这样,国家安全局就可以在整个英国的电报、电传系统中,查找是否有人提到了简•方达或卡扎菲将军。在当时,这样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从1962年起,美国发射了更多的与情报工作有关的卫星,而曼威斯山也成了最主要的监听站。美国发射低空卫星的最大的目的,就是截取苏联、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的防空力量、核武器试验以及预警雷达系统发出的信号。1965年4月6日,当第一颗国际电讯卫星被发射上天,建立美国和欧洲之间第一个卫星电视和电话传输系统时,英美条约成员国的监听者们又获得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进出英国的国际电话都是通过设在赫里福德郡和康沃尔郡的两个工作站,经由卫星传输出去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向英国政府通讯指挥部施加压力,要在离康沃尔工作站不到50英里的地方设置两个卫星信号接收器,他们坚持说,安装这样的接收器对英美条约的组织架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美国国家安全局要求其他英美条约成员国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一定经受更严格的安全检查。还发布了一个被称为“效忠誓言”的文件——所有英国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签名表示服从。誓言是这样的:“我完全理解,英国政府与其他合作政府所截取的关于外国势力的信息以及依据这一些信息产生的情报,都在《官方机密法令1911》第二部分规定的范围内。”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后来将曼威斯山卫星截取的有关苏联的情报出售给其他几个国家的两个间谍却是美国人。他们是为曼威斯山生产设备的一个美国公司的职员。

  除商业卫星监测外,美国在1970年开始了间谍卫星搜集情报的工作。在以后的7年间,美国相继发射了5颗卫星,截取苏联和中国的导弹信息。它们还可以截取通过甚高频、超高频和微波频传送的信号。到1974年,它们已可以很容易地监听从欧洲发往远东的微波无线电信号和长途电话。有人说,它们能捕捉在莫斯科的苏联将军和他与雅尔塔的情妇之间的对线日,《新闻周刊》报道说,他们得到了关于苏联人进行军事演习的移动电话通信,而且还听到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通过汽车电话告诉他的国防部长,在与美国人开始新一轮武器限制谈判前,要将新武器装进旧盒子里。

  198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逐步扩大了曼威斯山的任务范围。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政府提供了一部分资金,英国电讯和英国国防部也贡献了一部分情报。曼威斯山的监听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传递各国、各大洲之间电话和传真信息的国际通信卫星的增加,也要求监听站进行一定的发展和升级。国际通信卫星主要传递民间通信,但同时也传递各国外交和政府通信,这当然会使英美条约成员国很感兴趣。

  在英格兰的康沃尔,有两根天线是专门用来接收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发回的信号的。另一个卫星信号监听站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亚基马,用来接收太平洋上空国际通信卫星传递的信号。在加勒比海、加拿大、澳大利亚西部、新西兰和美洲,还设有其他一些截取卫星通信的监听站。到20世纪末,美国情报机构已经具有了监听世界大部分重要移动通信的能力。英美条约的其他四个成员国也可以分享这些成果——否则,他们可能早已退出了。

  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通讯指挥部组成的专家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试图解决如何分析所获信息的问题。这就是今天的“艾克龙”——一个关键字搜索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同互联网搜索引擎相同,可以查找出既定的人名、地名,而且大大扩展了现有监控技术的领域。

  “艾克龙”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通讯指挥部、加拿大通讯安全局、澳大利亚防御信号理事会和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之间的合作产物,它彻底改变了分析、评估截取资料的方式。

  随着战后英美条约成员国之间监听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该系统被用于非军事目的已是不可避免。在这些国家中,共建有7个“艾克龙”工作站,可以对通信卫星、地面通信以及无线通信进行监控。被截取的信息大量涌入这些工作站,并根据各自的“字典”对上百万的通信信息进行分析。

  “艾克龙”不难发现电传、传真、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文件——几乎所有现代通信手段的任何匹配。对电话交谈的监控也有多种形式,例如,多年前加拿大当局就安装了一个语音识别系统,专门监听外交电话。语音识别现在仍是各国花大力气研究的领域,而且很快就将成为情报工作中又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

  “艾克龙”所提供的是存储了已知人物声音的数据库,里面的信息可能与间谍或有组织犯罪丝毫没有关系。情报站可以将截取的声音与数据库中的声音作对比,以发现是否有匹配现象。

  “艾克龙”系统几乎能让英美情报部门窃听全世界的风声。根据“英美协定”建立的这个覆盖全球的电子监测网,世界上至少有三个站点被用来窃取进出中国的国际通信卫星信息。它们分别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杰拉尔德顿镇附近、新西兰南岛的怀霍派镇附近、美国华盛顿州中部的陆军雅基马射击场内。

  近年来,英国政坛内部关于中国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产生争议,“中国经济”、“中国能源”等论调有抬头之势。

  由于英国国会控制着政府情报机构的预算,因而对情报机构的工作方向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英国国会建议政府加大对中国在非洲和中亚地区活动的监控,不排除军情六处大量招募懂汉语的谍报人员中的部分人员前往这两个地区。于是,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自由港之一,繁华的香港成了情报机构在远东地区角力的战场,成为它们搜集我国情报的便利场所。有人说,香港几乎成了“间谍之都”。

  首先,香港对外来事物接纳程度很高,这为各种势力在港开展情报活动提供了便利的社会空间,西方一些国家趁机在此安插谍报力量或者扶植代理人,使香港成为“东方谍都”,与欧洲的里斯本、非洲的卡萨布兰卡齐名。另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与香港有免签证或落地签证的协议,使得各类人员到港极为便利。

  其次,香港地理位置特殊。通过陆路的罗湖口岸、皇岗口岸以及水路的深圳蛇口等口岸,使每日往来于香港和内地的各种人员数以十万计,这其中不乏情报人员。香港回归前,许多外国情报机构为向内地渗透,与香港走私集团合作,偷渡情报人员入境或接送情报人员离开内地。

  第三,发达的商业环境为众多的情报机构开展秘密行动提供了商业外衣。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工商和科技局最新的统计数字,海外公司驻香港地区总部数量高达1200多家,地区办事处超过2800家。其中,以内地业务为主的占80%以上。许多海外情报机构还在香港本地注册公司开展活动。

  由于条件便利,香港常被当做搜集信息和情报的平台甚至桥头堡。其中,以英美两国活动最多、范围最广。据悉,各方活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

  1.领馆及代表机构。这是各方进行公开情报搜集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驻港外国代表机构有56个总领事馆,55个名誉领事馆及5个官方认可代表机构。这些机构都有搜集香港以及中国内地情报的任务。其中,英美总领事馆顶级规模,实力最强。

  2.研究机构。许多海外情报机构打着学术招牌在香港搜集情报。香港某研究中心曾是美国中情局负责搜集我国各类政治、经济情报的中心。该机构利用微缩影印、计算机下载等方式,搜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主要省市每日的主要新闻报章以及我国2000多个县的县志。若需要查阅我国为庆祝第一颗成功爆炸而发行的号外,几秒钟之内,该研究中心便能将资料调出。国外汉学界以前曾流传一个说法:从事中国研究的海外学者,如果没在该研究中心待过,其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和可信性都将受到质疑。在我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美国才放弃了对该研究中心的操控。

  3.公司商号。英国政府在统治香港期间曾在香港警察内部设立了警务处“政治部”。这个鲜为人知的情报机构成立于1950年,隶属于英国军情五处,主要工作是搜集社会主义国家情报。

  2005年6月15日,香港《东方日报》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打算作为新行政长官官邸及办公室的礼宾府,日前在翻修整建时发现,里面遍布,包括客厅、卧室以至浴室都“不干净”。不少人在猜测谁是幕后黑手的同时感慨:间谍在香港仍十分活跃。

  礼宾府在英国统治时期是总督府,位于中环半山,1851年开始兴建,1855年竣工。28位英国港督中,有25位曾把它作为官邸和办公室。

  此次礼宾府被装了的消息曝光后,特区政府发言人拒绝直接评论,只是强调礼宾府约8年没有行政长官入住及办公,近日港府正进行翻新和维修,在保安、通讯、电力及通风设备等方面加以更新。

  据香港新闻媒体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后,保安局曾彻底检查及清除礼宾府的所有,这次发现的材,应是1997年后安装的。有分析人士称,回归后礼宾府进行过的每一次装修,都有几率会成为情报人员放置的机会。

  香港知名私人侦探张大伟(前香港警察)透露,这些是传统的有源,普遍加装在礼宾府的内墙中,既易于掩饰,又可方便取得电源,供经常使用。根据他的估算,这些的接收范围应在300米以上。

  在“007”系列影片中有一个“Q博士”群,他们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军情六处那些专门为特工研制各种奇思妙想的装备的技术人员。在“007”系列电影中,邦德在白发苍苍、言谈诙谐的“Q博士”的实验室里,永远能找到他所需要的间谍武器。在《末日危机》中,“007”戴着一副具有夜视和的眼镜,能先敌一步发现敌人,从而占尽先机;在《择日而亡》中,“007”凭借一款能遥控汽车的手机,每每在危险时刻得以化险为夷。所以在军事专家的眼里,“007”如果离开“Q博士”为他提供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先进装备,他的本领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了。

  据英国新闻媒体报道,“007”系列影片中“Q博士”的原型,就是英国奎奈蒂斯公司下辖的国防科技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奎奈蒂斯公司是世界最大国防研究机构之一,研发领域涉及航天、国防、电子和信息技术等。

  奎奈蒂斯公司的国防科技实验室拥有3000余名科学家,他们堪称真实的生活中的“Q博士”。他们精心打造的间谍设备,有的集成了多种世界领先科技,有的把脑筋打在了动物身上,还有的看似平平常常其实暗藏机关。

  世界首架太阳能无人驾驶间谍飞机就是奎奈蒂斯公司设计的,预计两年内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据称,这架可从1.8万米高空拍摄照片的飞机,能在空中停留3个月,向地面传输的照片可分辨约一个巴掌大小的目标。

  奎奈蒂斯公司的“Q博士”们还研究了“遥控间谍鼠”,通过将采用纳米科技制造的电极植入老鼠的大脑中,控制它们的行动。这些“间谍鼠”如果装备上小型摄像机和化学探测器,可以在守卫严密的危险地方成为间谍们的尖兵。

  “Q博士”们尤其喜欢把间谍工具做成人们司空见惯的物品,像藏有无线电发射器、麦克风和电池的间谍鞋跟,隐藏在纽扣中的指南针和貌似骆驼粪便的伪装诡雷,形似移动电话、钢笔、烟盒、戒指、螺丝刀、腰带扣、首饰坠链、手电筒的微型间谍武器,可谓应有尽有。

  为了研制出更神奇的武器装备,英国政府曾以6位数的高薪招募“Q博士”。曾有一则招聘广告明码标出,申请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负责人这一职位者,一定要有资深理科或工科背景,以及高级管理层经验。一经入选,这位“Q博士”就将成为指挥3000余名科学家的国防科技实验室最高决策者,享受政府提供的6位数薪水。

  电影里,邦德常常使用手表式手榴弹或者隐形跑车之类的新奇设备,而真实的生活中的“Q博士”,则带领手下研发出了外表酷似岩石的通讯工具、可抵御火箭筒攻击的轻型电子装甲等。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家公园内曾发现一个代号为“死亡信箱”的岩石状通讯工具。使用它的特工可以用一个外形类似手机的无线电信号收发器,与之交换信息。据称该通讯工具正是由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研制的,被俄罗斯情报部门称为“一个科技奇迹”。

  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的克格勃博物馆里,收藏着许多苏俄情报部门在与西方的间谍战中获得的战利品,其中有一位俄罗斯“内鬼”向英国情报机构发送情报的CD机,外表乍看起来像一块砖块;有1960年克格勃从击落的美国间谍飞机驾驶员加里•鲍尔斯身上搜出来的钢笔枪、毒针;有安放在靠近苏联空军基地树上的伪装成树枝的间谍装置;有安放在苏联位于莫扎斯克的火箭测试场附近、企图截取信号和数据并发送到美国的卫星上去、像甜瓜一样大的金属圆球等等。据俄罗斯新闻媒体报道,这些五花八门的间谍设备不少都是美国情报机构从“Q博士”手中订购的。被缴获的“邦德武器”似乎在说明,再高明的间谍工具也并不能让“007”战无不胜。

  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研发出的产品中,也有部分后来转为一般用途,如液晶显示器、碳纤维、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等。

  英国军情六处有这样一群“Q博士”,而在美国中情局也有一群“Q博士”。能装入钢笔或手表的微型照相机、伪装快艇、入水即化的纸,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发明,听上去就像是《金手指》或《糊涂侦探》中的故事情节,但确实是美国中情局特工所使用的工具。

  2004年,奎奈蒂斯公司迎来了“业内大腕”——美国中情局前局长特尼特的正式加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英美两国情报合作力度得到逐步加强。特尼特从1997年到2004年担任美中情局局长,经历了比尔•克林顿和乔治•布什两任政府,是美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中情局局长。据英国新闻媒体报道,特尼特将担任奎奈蒂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特尼特说:“我尤其感兴趣的是,这家企业的技术有能力满足美英军事和情报人员面临的诸多挑战。”英国舆论则表示,特尼特的正式加盟显示美英两国要在联手打造“Q博士”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

  据悉,奎奈蒂斯公司的顾问名单上还有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等人。美英两国在保持情报机构的合作方面一直有着“良好传统”,美国对英国的人力情报十分感兴趣,而英国则急需美国的卫星侦察情报,为此两国定期举行情报会议交流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奎奈蒂斯公司研制的许多间谍设备并不是只为英国情报机构使用的,其中有不少是受美国军方及情报机构委托研制的,而且,奎奈蒂斯公司实际上可以称为美英两国合资经营的。

  奎奈蒂斯公司已经在2006年2月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英国国防部拥有该企业56%的股权,另有30.5%的股权由英国政府2003年出售给美国投资公司凯雷集团。该公司上述股份分配被认为是美英情报合作的新模式。

  2003年7月12日,美国国会决定授予英国首相布莱尔一枚金质勋章,准备在7月17日布莱尔访美时,由总统布什亲自颁发,为感谢布莱尔在“9•11”事件后对美国反恐战争以及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国会参、众两院先后以口头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这项决议,并计划在他访美时举行隆重的授勋仪式。在最初筹划时,布莱尔这次美国之行被视为一次“真正的历史性访问”,布莱尔将被鲜花、美酒和赞誉之词所包围。访美期间的一个高潮就是,布莱尔将成为继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英国人。

  自从独立战争以来,美国国会一直通过颁发金质勋章,对为美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表示感谢。1776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国建国200多年来,约有300人获奖。

  但是7月14日,布莱尔却表示要求美国取消对他的授勋仪式。当时布莱尔正被内政外交搞得焦头烂额。英国国内信任危机重重,甚至威胁到他的首相宝座。加上美国中情局的攻击,美英两国情报机关显现反目危机。所以唐宁街10号的发言人不得不宣布,取消在美国接受布什颁发勋章的计划。该发言人解释说,是因为授勋事宜在美国国内还没有完成程序。不过,这时有些媒体却说,布莱尔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接受这枚勋章了。

  美国报纸也对布莱尔冷嘲热讽。当时《》就发表文章说:“即使英国抛弃了你,美国还要你!”该文称“布莱尔对美国来说仍然有些使用价值”。

  当时,英美两国情报机构间的“口水战”也为布莱尔访美蒙上了一层阴影。时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说,布什在国情咨文中使用的不实情报来自英国,而且当时按中情局的标准衡量,该情报是不合格的,只是出于对英国的信任才未将其放弃。

  当时美英攻打伊拉克,本想干掉萨达姆,可是没有想到当时却不见萨达姆的踪迹,而布莱尔却面临着下台的危险。英国一些议员当时也已向布莱尔发出最后通牒说,如果在秋天之前,还找不到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就请让出首相一职。当时还有许多议员和大臣纷纷秘密与财政大臣布朗会面,英国媒体认为,布朗有可能接替布莱尔的首相职位。

  在这种状况下,布莱尔要求美国取消对他的授勋仪式应该是明智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